当前位置:时髦范 >

内衣 >性感内衣 >

日本服装业与消费市场

日本服装业与消费市场

导读:日本服装业与消费市场

日本服装业与消费市场
     日本是是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尽管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但由于其技术和经济基础雄厚,消费市场庞大,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仍具有重要影响力。日本的纺织服装业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服装企业和知名品牌,东京也是公认的世界时装中心之一,拥有三宅一生等许多国际著名的时装设计师。  目前,日本在纤维和面料开发技术,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纺织品染色后整理,服装设计和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日本服装业的现状、成功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及今后的战略目标和政策导向,对我国服装业和企业发展战略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编者  服装制造业日本的服装业作为传统产业,其地位和作用虽今非昔比,但在国民经济,特别是地域经济和就业方面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据日本纤维时装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1999年日本衣服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事业所数量为25,820家,从业人数439,651人,产值3,900,874百万日元,其中衣着类制造业事业所数为201 21家,从业人数369280人,产值2936343百万日元。日本的大型服装企业以综合性企业为主,具有很强的产品设计企划和市场营销能力,这些企业大多有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据2000年统计数据,276家企业全年销售额为4,394,931百万日元,其中排名前10位企业的销售额为1,364,178百万日元,大约占31%。由于 历史的原因,众多小企业并不具备产品设计企划能力,只是承接大企业的委托加工。随着日本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大企业纷纷在东南亚、中国等投资设厂,造成日本国内服装制造业的衰退,在日本称为制造业“空洞化”。表1为2000年日本排名前10位的服装企业销售收入统计。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在改革传统的流通体制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Gap公司以生产、销售一体化方式登陆日本,对日本服装流通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90年代在日本服装业掀起了一股SPA热潮,即所谓独立品牌服装专卖店销售商,在日本也称为制造零售商。其中,成长最迅速的是Fast Retailing (店铺名称为UNIQLO) 公司,该公司采用产品企划、生产(在中国设立加工基地)、销售一体化方式,大量提供价格低廉、品质良好的基本型衣着,在低迷的市场上取得了令人惊奇的成长,2001年度公司销售额突破4000亿日元,达4185 亿61百万日元,与2000年度比,增长高达82.8%。该公司已确立国际化战略,2001年9月首先进入英国,同时开设出4家专卖店。并于2002年9 月进入上海市场。表3为日本不同类别服装的零售市场规模。  服装消费市场日本有1.26亿人口,4700万个家庭,国民收入居世界前列,有着庞大的消费市场。据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2002纤维白书》的统计数据,2000年日本全国衣着类商品零售额约为13兆7千亿日元,折合成1000亿美元以上。而同年我国国内衣着类用品零售总额不到4500 亿元人民币,大约合500亿美元。即我国的人口大约是日本的10倍,而衣着类消费总额仅为日本的一半。从家庭消费看,2000年日本每一家庭平均年消费支出约为380万日元,其中衣着类支出约为17万日元,衣着类支出占全部支出的4.48%,是过去10年的最低水平。表 4为2000年日本服装零售市场的规模及不同零售渠道的销售额统计。  服装流通体制历史上日本服装流通体系的形成非常复杂,多阶段的服装生产,流通结构。这一体制从纤维生产开始到最终制品,其间经过多道批发交易,这也是日本服装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尽管日本服装业内要求变革流通体制的呼声不断,但传统的交易习惯仍起着重要作用。据日本商业统计资料,1999年日本纤维品、衣着及衣着配饰批发企 业(商店)有36593家,从业人数约40万人,其中,衣着及衣着配饰企业(商店)28500家,从业人数约33 万人。与纺织品、服装及服饰配件相关的零售商店约20万家,从业人数近75万人。表2是日本纺织品服装生产、流通体制与美国的比较。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shimaofan.com/neiyi/xinggan/rwv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