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髦范 >

健康疾病 >健康常识 >

妈妈都在算计女儿

妈妈都在算计女儿

妈妈都在算计女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老一辈的思想里面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主键了新的家庭,就要开始管理新的家庭,很多母亲就会认为,养自己女儿养这么久了,应该要点钱回来,一起来看看妈妈都在算计女儿

妈妈都在算计女儿1

心理学上讲,人天生就有自恋,自恋是人最大的需求,它是以实现自我意愿的方式来满足自我。

当你无限制地宠溺自己的孩子时,下意识其实是在疯狂无限制地满足曾经严重匮乏的内在自我。

咨询师荣伟玲说:“每个人内心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父母“,是我们对自己现实父母和理想父母的内化,当我们做父母时,”内在父母“就是我们自己

一个是”内在小孩“,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理想童年的内化。

溺爱孩子的父母,经常会说,小时候吃的苦遭的罪太多,这辈子绝不让我的孩子再吃半点苦,要什么给什么,让他们无忧无虑。

”要什么给什么“,就是在下意识地满足童年期体验到物质匮乏带来痛苦感受的“内在小孩”。

那个匮乏的年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是痛苦的感受被储存在了记忆里,所以就会把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自己孩子的身上。

通过无节制地满足孩子所有需求,实则是在疼爱那个没被满足的自己。

溺爱是一种懒惰、不负责任的爱。相反,真爱却会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尊重他们独立的爱。

真爱孩子的父母,懂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心身发展需要,懂得适时放手,不让孩子错过任何成长自我的机会。

妈妈都在算计女儿

因为他们懂得,孩子的成长就是不断地独立并和父母慢慢分离的过程。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能让父母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我”的附属品,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所以父母多数就选择了偷懒的溺爱。

生活中常见的溺爱,要么是物质上满足,生活上包揽,学习上替代,但凡大人能想得到的,全部就代劳了,这就是包办型溺爱。

还有一种是纵容型溺爱,不管孩子有何种需求,合理与否,只要孩子敢要,父母就敢给;在道德伦理规范下,孩子的心情就是标准。

孩子在父母的无心和无知下消耗着生命,可怜又可悲的亲子现象。

18岁之前的孩子,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是:我是谁?

这个探索过程从刚出生不久就已经开始了,直到1.5~3岁,达到第一个高峰期,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一个自我意识发展期,青春期是第二个自我意识高速发展期。

在这个阶段,如果父母能够鼓励孩子自我探索,那么他们就会形成自己的感觉、能力和思想等,这一切融合在一起就给孩子提供了“我是谁”的雏形。

妈妈都在算计女儿2

下定义并非真正的看见

这种“假看见”是最普遍,也是最容易被“识破”的。

就像前面提到的,虽然看见了孩子的情绪、行为,却急于做出自己的判断解释。

生活中,这也是大多数父母的基本操作——

即,能够做到“用眼看”,却很难真的“管住嘴”。

比如,看见孩子活泼,就说太调皮;

看见孩子沉默寡言,就说太内向;

看见孩子爱干净整洁,就说孩子可能有强迫症;

看见孩子不爱出去玩,就说孩子有社交困难等等......

表面上说看见了孩子,其实是在用下定义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担忧、焦虑。

而父母的这种“假看见”,往往会影响孩子的自我判断。

纪录片《零零后》中,有两个女孩性格相似,却因为妈妈不同的“看见”方式,拥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色彩。

脱离实际并非真正的看见

《童年不缺爱》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

妈妈都在算计女儿 第2张

一位美术老师说,她每次做完讲座,会专门抽出时间给家长们答疑解惑。

有一次,一位妈妈问:为什么我的孩子画不出圆?

她尝试给出了各种可能的答案,以及对应解决的.方案

可是,妈妈却一再否定,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老师很疑惑,都是一些简单易上手方法,难道是存在一些特殊原因吗?

还没等问出来,妈妈就说出了真相:

“我家孩子刚两岁。”

老师顿时觉得,之前的沟通完全没必要,便宽慰了两句:

“孩子这个年龄不会画圆很正常,尽管放心。”

从那以后,老师就学聪明了,回答家长的提问之前,一定要先问一下孩子的年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老师的无奈,我感同身受。

因为我也经常收到类似的留言:

孩子2岁,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吃完一顿饭?

孩子6岁,为什么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答案显而易见,因为孩子发育的规律,就是如此啊。

不是孩子不想做,而是他们现在的确做不到。

父母脱离实际的看见,无异于拔苗助长。

关注表面并非真正的看见

她说,女儿妮妮不到三岁,就开始上小区的幼儿园,现在已有一年整。

这段时间,她的成长突飞猛进。先是戒掉了纸尿裤,又学会了自己穿衣、吃饭,收拾碗筷等习惯。

可是,最近妮妮的行为发生了严重“倒退”。

不仅开始尿裤子,吃饭也要大人喂,还养成了乱扔垃圾的坏习惯。

一开始,她和孩子爸爸想,女儿到了第一个叛逆期,调皮捣蛋也实属正常。只要父母“看见”了孩子的行为,多管教,多监督,应该很快就能掰正过来。

于是,他们给妮妮定了10条规矩。

结果,女儿只有第一周还算服从,之后就选择性忽视。即使加入奖励机制,效果也微乎其微。

她很疑惑,为什么看见了孩子,却还是束手无策?

后来,她偶然发现,原来女儿的“退行”,有其背后成因。

有一次,她去接妮妮放学。却看见女儿指着两个小男孩嘀咕,他们不乖,可是老师喜欢。

她猛然联想到女儿近期的叛逆,便和老师了解了一下情况。

老师说,这两个男孩性格调皮,总是到处乱跑,年龄也比较小,还没戒掉纸尿裤,所以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他们身上。

她终于意识到,或许女儿是感受到被忽视,以为自己变成“不乖”的孩子,才能重新得到大人的重视。

妈妈都在算计女儿3

对于多子女家庭来说,很多父母都是偏心的

很多父母不愿承认,他们对多个孩子不可能一视同仁的,偏心是都存在的。尤其是有儿有女的家庭,在中国的`大环境下,父母多半都会偏心儿子,只是程度不一而已。

当孩子都小,还没有涉及太多利益冲突的时候,很多父母还表现得没有那么明显。但一旦儿女都成人,都要开始成家的时候。父母的偏心就变得赤裸裸了,为儿子不惜掏空积蓄,买车买房出彩礼,媳妇娶进门后还各种替补儿子儿媳,生怕儿子受委屈和吃亏了。

但对女儿就不一样了,大部分家庭,女儿连嫁妆都没有。父母奉行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很多从女儿毕业就不愿再在女儿身上花钱了,却想着从女儿身上得回报。于是很多女儿,毕业有收入后,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给父母买各种东西,给红包,给家里添置各种电器。

妈妈都在算计女儿 第3张

父母表面上夸女儿懂事,但心里觉得这都是应该的,而且转头就拿女儿送的东西了和钱去补贴儿子。很多女孩就是成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一旦自己嫁人了,在父母心里也彻底成了外人。

真正的爱不是靠嘴上说的,而是实际行动

之所以说父母虚伪,就是很多父母整天嘴上说着爱女儿,但既不愿意为女儿出钱,更不愿为女儿出力。

很多女孩也是自己当父母后,知道作为父母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什么都愿意为孩子做。但是自己除了得到父母口头上几句轻飘飘的爱之外,没有得到任何实际上的利益和好处。

却看到了父母把所有实际的好处和利益都给到了儿子身上,哥哥或者弟弟享受到了真正爱孩子的父母所做得一切。自己真金白银。真心实意付出再多,也抵不过哥哥或者弟弟在父母心里的地位,而且自己好像还成了冤大头,只是付出的一方。

标签: 算计 女儿 妈妈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shimaofan.com/jibing/jiankangchangshi/vrmxw.html